400-000-9192

北京91搜课网 > 学习攻略 > 2021上半年中职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

2021上半年中职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

医教及事业单位公考 / 教师从业 / 教师资格证

作者:91搜课网

2022-05-31 15:05

2021上半年中职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鱼流线型的身体有利于在水中生活
B.间作套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C.抗生素的使用催生了耐药菌的出现
D. DNA的双螺旋结构使DNA的半保留复制成为可能
[答案] B
[解析]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与水生生活相适应,因此,有利于生活在水中;不是任何间作套种都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只有能互相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养分、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物间作套种才能提高作物产量;抗生素的使用催生了耐药菌的出现;因为DNA的双螺旋结构,才使DNA的半保留复制成为可能。故本题选B。
2.下列关于乳酸菌和醋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厌氧,后者好氧
B.两者最适生长温度完全相同
C.前者有细胞壁,后者没有细胞壁
D.前者属于原核生物,后者属于真核生物
[答案] A
[解析]题干考查乳酸菌和醋酸杆菌的区分。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醋酸杆菌是好氧型;乳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7°C,醋酸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0"C,因此二者的最适生长温度不同;二者都是细菌,都有细胞壁;都属于原核生物。故本题选A。
3.细菌视紫红质的功能与叶绿素相似,能够吸收光能,并在光的驱动下起到质子泵的作用。质子泵可以引发质子浓度差,从而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研究者用含有ADP和磷酸等物质的人工小泡开展研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添加ATP合成酶的人工小泡在暗处可以生成ATP
B.添加ATP合成酶的人工小泡在光下可以生成ATP
C.添加细菌视紫红质和ATP合成酶的人工小泡在暗处可以生成ATP
D.添加细菌视紫红质和ATP合成酶的人工小泡在光下可以生成ATP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ATP的合成需要能量,细菌视紫红质能够吸收光能,并在光的驱动下启到质子泵的作用,质子泵可以引发质子浓度差,从而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ATP的合成也需要原料人工小泡以及ATP合成酶。故本题选D。
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成熟红细胞的膜系统简单
B.无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C.胚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变化具有周期性
D.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等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B
[解析]题干考查生物膜系统相关知识点。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所以膜系统简单;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在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具有周期性;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故本题选B。
5.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核仁的细胞将不能正常形成核糖体
B.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
C.细胞内的蛋白质在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
D.核孔是某些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选择性通道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点。原核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没有核仁,但是仍然能够形成核糖体;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封闭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所以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并不是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核孔是生物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故本题选D。
6.为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研究者将适量且等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的种子分别放人两个保温瓶中密闭。保温瓶已做灭菌处理,且环境条件适宜。多次测定有关变量,绘制成图1所示的曲线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021上半年中职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

[答案]D
[解析]若Y表示瓶内温度,a曲线上升,表示释放了热量,煮熟过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热量,因此a表示正在萌发的种子,b是煮熟过的种子;若Y表示种子的质量,b曲线是水平,表示质量不变,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量应该降低;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 c曲线逐渐减少,表示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煮熟过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此c表示萌发的种子;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a曲线升高,表示产生了二氧化碳,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煮熟过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故本题选D。
7.下列关于鸟类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鸟类的迁徙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B.鸟类都有求偶、筑巢、产卵、孵卵等行为
C.鸟类的繁殖行为受下丘脑一一垂体一一性腺的调节
D.雄鸟的求偶有利于雌雄两性的性器官发育同步
[答案]B
[解析]题干考查鸟类的相关知识点。鸟类的迁徙行为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由于环境不断变化,自然也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即使到了今天,迁徙的行为仍在这些鸟类中形成和消失;不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有所不同,如有些鸟类不筑巢、孵卵、育雏,如杜鹃,但都必须要具备求偶、交配、产卵的行为。故本题选B。

2021上半年中职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

[答案]C.
[解析]基因敲除是用含有一-定己知序列的DNA 片段与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序列相同或相近的基因发生同源重组,整合至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的一种外源DNA导入技术。该技术可被用于基因敲除;向导RNA可通过转录形成,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Cas9 蛋白是一种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是DNA分子中特定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向导RNA与目标DNA之间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结合。故本题选C。
9.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在侵染细胞时,其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B.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 为吸附、侵人、合成、装配和释放等过程
C.一些动物病毒在外壳外面具有包膜,包膜由蛋白质或糖蛋白构成,
D.在艾滋病病毒繁殖时,逆转录形成的DNA需要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上
[答案] A
[解析]HV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会进入宿主细胞;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为吸附、侵入、 合成、装配和释放等过程;动物病毒核心壳外被一层 含蛋白质或糖蛋白的类脂双层膜覆盖着,这层膜称为包膜;艾滋病病毒是逆转录病毒,因为其遗传物质是RNA,不能在宿主细胞内稳定遗传,所以需要通过逆转录酶进行逆转录并整食到宿主细胞的核DNA上。故本题选A.
10.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流感病毒,目前未发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例。下列关于对该病毒的研究、预防、诊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现H7N9型禽流感患者应及时隔离是保护易感人群
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病人痰液或血液中的病原体
C.用PCR技术在体外扩增H7N9型病毒的基因不需要提供引物
D.用DNA分子做探针,利用分子杂交原理可检测H7N9型病毒
[答案]D
[解析]发现H7N9型禽流感患者应及时隔离是控制传染源;借助光学显微镜不可以观察到病人痰液或血液中的病原体;用PCR技术在体外扩增H7N9型病毒的基因需要引物;用DNA分子做探针,利用分子杂交原理可检测H7N9型病毒。故本题选D.

2021上半年中职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

[答案] A
[解析]光照强度等于1时,35"C条件下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照强度大于7时,25°C和15 C条件下植物净光合速率是相同的,总光合速率不同;光照强度大于7时,5"C条件下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不是最高的;光照强度等于8时,15C条件下植物释放氧气的速率比5°C、35"C实验组的更大,与25"C相等。故本题选A。
1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回血浆或渗人淋巴受阻会导致组织水肿
B.性激素、尿素、血红蛋白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作用后通常被溶菌酶分解
D.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答案] A
[解析]组织液渗回血浆或渗入淋巴受阻会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液吸水造成组织水肿;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作用后通常被吞噬细胞吞噬;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故本题选A。

2021上半年中职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

[答案] D
[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幼苗的株高不是自变量;由表中数据可知,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在0.2~0.4mg·L-1之间;根据表格中数据,只显示在调节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油菜素内酯生理作用只显示促进作用,没有显示两重性;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芹菜幼苗的初始生长状况、培养幼苗的各种条件等。故本题选D。
14.下列关于全球陆地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热带雨林的植物种类的季节性变化明显
B.草原植物的生长发育受雨水的影响比较小
C.苔原植被的种类以小乔木和苔藓、地衣为主
D.荒漠植物的适应性特征有利于保持体内的水分收支平衡
[答案] D
[解析]热带雨林的植物种类的季节性差异极不明显;草原植物的生长发育受雨水的影响比较大;苔原带因冰冻层接近地表,夏季水分不能下渗,土壤表层滞水,土温更低,加以全年风速很大等,限制了乔木的生长,苔原植被由苔藓、地衣、多年生草本和矮小灌木组成;荒漠植物的适应性特征有利于保持体内的水分收支平衡。故本题选D。
15.下列实验材料或试剂的改变,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小的是()。
A.用蒸馏水代替层析液进行叶绿体色素的分离
B.用斐林试剂代替甲基绿染色观察DNA的分布
C.用0.14 mol/L NaCl代替2 mol/L NaCl溶解DNA
D.用大蒜根尖代替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答案] D
[解析]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所以蒸馏水不能代替层析液进行叶绿体色素的分离;斐林试剂是用来检验还原糖,不可代替甲基绿染色观察DNA的分布; 0.14mol/L NaCl中DNA溶解度最小,2mol/L NaC1中DNA溶解度最大,所以不可以用0.14 mol/L NaC1代替2mol/L NaCL溶解DNA ;大蒜根尖和洋葱根尖分生区都可以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故本题选D.
16.某水库现有浮游植物76种、沉水植物11种、浮游动物52种、底栖动物9种、鱼类33种。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水库拥有的多种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多样性
B.该水库物种丰富度指水库中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C.不同动植物分布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调查该水库中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
[答案] C
[解析]生物与生物间(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或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可指-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多样性,或一个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该水库拥有的多种生物并不能体现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生物种类数目的多少,并不是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不同动植物分布于不同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由于浮游动物个体较小,需用显微镜观察,故调查该水库中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可用显微镜计数法。故本题选C。
17.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有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光腿对毛腿为显性、片羽对丝羽为显性
B.光腿和毛腿、片羽和丝羽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C.光腿和毛腿、片羽和丝羽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控制光腿和毛腿、片羽和丝羽的基因分别在两对不同的常染色体上
[答案] D
[解析]通过分析,光腿片羽image.png光腿片羽台image.png,后代出现毛腿、丝羽,说明光腿对手腿为显性、片羽对丝羽为显性;光腿和毛腿、片羽和丝羽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杂交子代中,雌性个体、雄性个体光腿:毛腿都是3: 1, 说明控制光腿和毛腿的基因与性别无关,位于常染色体上,雌性后代片羽:丝羽=1: 1,雄性个体都是片羽,因此片羽和丝羽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故本题选D。
18.现有高产不抗病和低产抗病的玉米,若要利用它们培育出高产抗病的玉米品种,在农业生产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
A.诱变育种
B.杂交育种
C.基因工程
D.细胞融合
[答案] B
[解析]杂交育种能将不同植株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故本题选B。
19.栖息地被破坏是很多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当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变成小种群时,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答案] B
[解析]种群变小,种群数量减少,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速度加快,会在世代间发生显著的变化;种群变小,近亲交配的机会增大,导致有害基因纯合的概率增加;种群变小,导致种内斗争减弱;种群变小,导致种群基因库变小,基因多样性降低,可能导致适应环境的变异减少。故本题选B.
A.等位基因频率不会在世代间发生显著变化
B.近亲繁殖将导致有害基因纯合的概率增加
C.种内斗争会加剧并导致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D.基因多样性降低会导致适应环境的变异增加
20.研究者分别测定了5种沟酸浆属植物的花蜜产量、花蜜中蔗糖的相对浓度、每朵花产种子的数目、每朵花蜂鸟采蜜的次数及每克茎枝上的分根数,实验数据见下表。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茎枝上的分根数与花蜜的产量呈正相关
B.如果蜂鸟数量下降,对C繁殖的影响比R的更大
C. R、E主要进行有性生殖,N、V、C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D.花蜜中蔗糖的相对浓度是影响蜂鸟是否采蜜的重要因素
[答案] B
[解析]由表格可以看出花蜜产量从上往下是增长趋势,每克蕊枝上的分根数呈下降趋势,所以蒸枝上的分根数与花蜜的产量呈负相关;每朵花蜂鸟采蜜的次数,物种R是低于物种C的,每朵花产生种子的数目,物种R也是低于物种C的,所以如果峰鸟数量下降,对C繁殖的影响比R的更大; R、E主要进行无性生殖,N、V、C主要进行有性生殖;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花蜜中蔗糖的相对浓度与蜂鸟是否采蜜并无必要的联系。故本题选B.
21.下列关于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课程标准是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其要求比教学大纲更高
B.教师应严格按课程标准的规定实施教学,不必考虑更高的教学要求
C.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侧重于知识方面的要求
D.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且对学习成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
[答案] D
[解析]教学大纲结构简单、体系扼要,课程标准是在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结构体系更为系统、精准,两者均是生物课程教学的重要参考,各有侧重,无高低之分,A项表述不准确;课程标准的规定仅是教师实施教学时的重要参考之一,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学生认知、具体实施条件等做出因地适宜的调整,而不是机械执行课标要求,B项错误;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均需学生通过生物课程学习来拓展,大纲则侧重于知识方面的要求,C项表述不准确;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且对学习成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D项正确。故本题选D。
22.学生开始中学生物学课程学习的起点和完成课程学习的终点分别对应的点是( )。
A. a,b
B.a,c
C.b,c
D. b,d
[答案] C
[解析]学生在开始中学生物学课程学习之前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认知积累(a) ,以此,为基础进行生物学习的,学生开始中学生物学课程学习,其生物科学素养的发展以b为起点,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实现了极大地提升(c) ,但课程结束后,随着知识的迁移、实践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发展会有继续的提升(d),因此,在图示的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发展进阶图中,学生开始中学生物学课程学习的起点和完成课程学习的终点分别对应的是b、c。故本题选C。
23.在学习“染色体组"概念时,有学生认为染色体组的数目和染色体形态种类的数目相等。经过教师的教学组织,学生意识到原来的认识是错误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该教师的这种教学突出体现的概念转变的基础是()。
A.新概念的有效性
B.新概念的合理性
C.新概念的可理解性
D.对原有概念的不满
[答案] D
[解析]概念转变需要满足的四个条件是:对原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促进概念转变的教学:初步阶段、冲突阶段和解决阶段。题干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触发对原概念的不满,进而建立正确的概念,这种教学突出体现了概念转变的基础为对原概念的不满。故本题选D。
24.巴甫洛夫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其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即训练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证据。据此判断,下列案例中符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是( )。
A.将绘制概念图作为课后作业
B.定期对已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C.组织学生调查当地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D.讲解与演示结合指导学生制作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
[答案] B
[解析]巴甫洛夫最早提出强化的概念,强化指伴随与行为之后,以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而进行的奖惩过程,所以B选项定期对已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符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故本题选B。
25.某校的生物考试结束后,教师把总成绩排在前5的学生划分为甲组,中间一的学生划分为乙组,后,的学生划分为丙组。在随后的考试质量分析中,教师发现,第五道选择题的标准答案是“C”,甲组有60%的学生选择了“A”,丙组有70%的学生选择了“C”。据此可以确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本次考试信度不高
B.本次考试成绩不呈正态分布
C.第五道选择题的区分度为负值
D.第五道选择题的难度值大于0.5
[答案] C
[解析]区分度是指该项题目对不同水平的答题者反应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即水平好的得高分,水平差的得低分,题干中程度差的反而成绩较好,说明区分度不够。故本题选C。

2021上半年中职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

[答案要点]
(1)小泡;胞吐;受体。
(2) C;乙酰胆碱。
(3)基因工程。
[解析]
(1)乙酰胆碱是由胆碱和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酰移位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的,由于该酶存在于胞浆中,因此乙酰胆碱在胞浆中合成,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乙酰胆碱通过胞吐这一跨膜运输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进行信息传递。
(2)由图可以看出可以被重复利用的物质是C; VX神经毒剂可以迅速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从而使乙酰胆碱酯酶无法分解乙酰胆碱,导致乙酰胆碱积累。
(3)丁酰胆碱酯酶在人体内的含量非常低,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酶。

2021上半年中职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

[答案要点]
(1)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较低华减少水分的散失。
(3)信号分子众导的细胞信号传导。
[解析]
(1)对照实验的目的是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由图示可以看出,当6号植株接受刺激后,6~8号植株的气孔开放度比9 ~11号植株的低;用高浓度的甘露醇来浇灌刺激6号植株,此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失水,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植株的气孔开放度降低。
(3)信号传递至细胞内部引起级联反应,使信号放大,影响细胞代谢或基因表达。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某教师在做“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的教学设计时,通过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分析,认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学生不易理解,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列举其他植物激素;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据此,该教师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进行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通过分析图表总结生长素发挥作用时的特点,提高分析和处理數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合作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在学习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后,学生能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但对于生长素作用的认识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一大 多数学生认为生长素的作用就是促进生长。为了纠正学生这一错误的概念并加深学生对生长素作用的理解,该教师决定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来证明生长素不仅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由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这一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实验过程较长,想要在一节课内达到预期的效果有较大的难度。所以,该教师决定带领学生在课前进行实验,并制成录像,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相关问题,提高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该教师拟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播放探究视频并展示课前实验所得到的实验数据,让学生绘制柳树的茎切段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根数量柱形图,判断图中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茎生根的影响。通过同样的实验方法,画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茎、芽的生长的影响曲线。结合三幅图,总结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与其浓度的关系及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与其浓度的关系,得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并解释身边的生活现象。
最后设置如下的思考问题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1)选取的插条有何要求?为什么?
(2)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各是什么?如何控制?
(3)曲线呈现下降趋势是否代表抑制?如何判断是促进还是抑制?
问题)
(1,根示材料。分图次教师的教定境多测含哪几个方面?
[答案要点]
(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力目标:进行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通过分析图表总结生长素发挥作用时的特点,提高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日标:认同合作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复习旧知来导入新课.
新授:课前进行实验, 并制成录像,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绘制柳树落切段在不同浓度生长素下的生根数量柱形图,让学生判断图中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茎生根的影响;用同样的实验方法,画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茎、芽的生长的影响曲线,结合三幅图,总结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与其浓度的关系,同一器官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从而得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巩固:最后设置问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2)分析该教学设计的优点。
[答案要点]
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更好的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9.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教学创设特定的场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体液调节”一节中,某教师采取的情境教学的教学片段如下。
(一)导入
课前2分钟演讲,从困扰学生的真实烦恼“青春痘”入手,演讲同学介绍了“青春症”的引发原因和预防、治疗的方法,引出激素调节的课题。
(二)主要激素的生理功能
1.胰岛素
呈现资料:
早在1886年,为了研究胰脏的消化作用,科学家将狗的胰脏切除,结果狗的尿量大增。同时发现,切除胰脏后,狗排出的尿招引了许多蚂蚁。分析狗尿,发现切除胰脏的狗的尿液中含糖很多。另外两位科学家将狗胰液管结扎,待胰脏萎缩,只剩胰岛保持正常时,将萎缩的胰脏取出,用等渗盐水制成滤液,将滤液注射给另一只切除胰脏而患病的狗,结果切除胰脏的狗血糖下降,不再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
分析问题:
胰岛素在哪里产生?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的方法是什么?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
什么?
得出结论......
2.甲状腺激素
呈现资料:
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狗出现行动迟缓、精神萎靡、身体发育停滞等症状。若给此狗移植甲状腺,则上述症状消失。用含甲状腺激素抑制剂的饲料喂蝌蚪,蝌蚪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不能发育成青蛙。用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蝌蚪在短时间内迅速发育成小型青蛙。
分析问题:
甲状腺激素产生于哪个部位?研究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方法是什么?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得出结论.....
3.生长激素
呈现资料:
多媒体投影两幅照片,一幅是身高1.23 m乐观迎高考的高中生的照片;另一幅是因患“脑垂体瘤”而导致“巨人症”、身高2m的巨人的照片。提出问题:他们的生长速度为何与常人不一样?引发“侏儒症”“巨人症”的原因是什么?切除垂体后,幼年狗生长立刻停滯,如果每天注射生长激素,狗又开始逐渐生长。
分析问题:
产生生长激素的内分泌腺是什么?研究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的方法是什么?
得出结论......最后,总结对比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及生理功能。
(三)课外探究
课后组织学生选做“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课题研究,并通过研究,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
(1)答案解析
①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在学习生长激素时,借助多媒体展示两幅不同的照片,从而进行对比,提出相关教学问题。
②借助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课后组织学生选做“动物激素来饲喂小动物”课题研究,并通过研究理解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
③借助问题创设的情境教学:在学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时分别提出相关的教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得出结论。
④借助语言创设的情境教学:课前2分钟演讲,从困扰学生的真实烦恼青春痘”入手,演讲同学介绍了“青春痘”的引发原因和预防、治疗的方法,引出激素调节的课题。
(2)答案解析
①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所以从困扰学生的真实烦恼青春痘”入手,介绍了“青春痘”的引发原因和预防、治疗的方法,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出激素调节的课题。
②设计教学情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练习:课后组织学生选做“动物激素来饲喂小动物”课题研究,并通过研究理解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激素调节的理解。
③教学情景的设计要坚持启发学生思维的原则: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④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和创设教学情景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30.于版利根代书生列关“促胰液动有述的"有型教如下:
促胰液素的发现
1.囿于定论的沃泰默
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化食物。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呢?在19世纪,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法国学者沃泰跌( Wertherimer)通过实验发现: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他进而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发现这样仍能促进胰液分泌。他对这一结果的解释: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之所以说它顽固,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你同意他的解释吗?
2.另辟蹊径的斯他林和贝利斯
英国科学家斯他林( E. H. Staring, 1866- 1927)和 贝利斯( W. M. Bayliss, 1860- 1924) 读了沃泰跌的论文,却大胆地做出另一种假设:这不是神经反射而是化学调节一-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1902年,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们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这证明他们的假设是正确的。他们把小肠黏膜分泌的这种化学物质称作促胰液素。
3.巴甫洛夫的感慨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 P. Pavlov, 1849- 1936) 是近代消化生理学的英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和他的学生们在消化腺的神经调节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他们也曾认为小肠中盐酸导致胰液分泌属于神经反射。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发现与他们的结论大相径庭,于是他们做了重复实验,结果却与斯他林和贝利斯的一模一样。巴甫洛夫对学生深表遗憾地说:“自然,人家是对的。很明显,我们失去了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
“5E教表模式”是美国生物表课程研究徙构开发的次种建构主义教表模式。示括5个教表环宜)
引人)教师创定问题情境。鸟发表生表习兴趣。引发求知冲突;
探究)根偶求知冲突。教师引测表生探究问题。类构迷思概念;
类所)表生阐述概念的求知。并尝试类决最筑的问题;
条移)表生运用曲旧知图和概念类决曲问题;
评价)教师通过碳践练习评价表生概念及若用能力的掌握.
要件)
(1)按二“5E教表模式”定绘气多“迁胰则素的发现"教表内容的基本教表环宜。
[答案要点]
引入: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化食物、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呢?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探究:通过资料分析沃泰默的实验: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提问学生会有什么现象的发生?学生回答: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为了进一步验证这 个结果,他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结果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然后有人提出质疑:如果胰液的分泌是通.过神经调节,就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一旦反射弧遭到破坏,反射就无法进行,那胰腺就不能分泌胰液。为了证明这个假设是正确的,沃泰默又进行了实验三:他进而切除了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提问:这个时候会出现什么实验现象?学生回答:神经被切除,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无法传到胰腺,因此胰腺不会分泌胰液。观看实验结果:胰腺可以分泌胰液。与大家猜测的是不一样的,沃泰默是怎么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呢?他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之所以说它顽固,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通过这三个实验得出胰液的分泌既不是盐酸的直接刺激,也不是神经系统的调节。那究竟是什么在调节胰液的分泌?进而展示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他们大胆地作出另一种假设:这不是神经反射而是化学调节-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粘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们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 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加砂子磨碎,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提问学生:这个时候会发现什么?学生回答:发现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从而证明他们的假设是正确的。他们把小肠黏膜分泌的这种化学物质称作促胰液素。
解释:通过沃泰默、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我们证明了稀盐酸刺激小肠粘膜所产生的化学物质才是促进胰液分泌的原因,之后,他们就将这种化学物质称为促胰液素,也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迁移: 提出问题:激素是如何调节生命活动的?引发学生思考讨论
评价:让学生自主探讨激

预约试听

填写您的个人信息 稍后将有平台客服联系您

400-000-9192

欢迎拨打平台热线主动联系我们

登录成功

欢迎您加入91搜课网
以下为您提供我们后台链接、账号、密码

后台链接:www.91soker.com/soker_institution/

后台密码:123456

温馨提示:
请保存好、后台链接、账号、密码。
登录后台链接提供入驻所需的资料信息。

400-000-9192

欢迎拨打平台热线主动联系我们

0.908091s